下梁镇打造党建“五大名片”助力乡村振兴

作者:刘鹏 来源:www.28365-365.com 2018-05-28 16:15:20

今年以来,下梁镇以十九大精神为指引,突出抓好“八大工程”,坚持党建引领发展,聚焦主业主责,强化担当作为,倾力打造基层党建“五大名片”,为我镇“抓党建转作风促脱贫”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。

“乡土人才”名片强基础

深化“双培双带”党员教育机制,借助陕西省科学院、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科研力量,把西川木耳小镇建成农村农业实用技术人才培训基地,累计开展食用菌技术培训13场次500多人。其中6名技术人员培养成为中共党员,15名农村党员通过培训领办、创办了经济组织,带动全镇500多户贫困户顺利实现就业。充分发挥新农民讲习所的作用,积极组建讲习员队伍30余人,定期开展讲习活动,让全镇9个村(社区)党员、群众里的种养殖能手、能工巧匠等培养成“土专家”“田秀才”,进一步筑牢基层工作基础,为引领乡村振兴提供人才支持。


“优美生态”名片守底线

以生态宜居为目标,按照标本兼治的思路,狠抓绿色发展工作落实,运用“党建+美丽乡村”模式,有效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,牢牢把握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”的理念,严守生态保护红线。加强环境网格化监管工作,严肃查处乱挖山体破坏植被现象,坚决打击非法采砂,累计开展河道清理10次,清理垃圾20多吨。做好新合、西川、金盆、老庵寺4个村的污水处理厂建设和千户改圈改厕项目,保护好绿水青山和优美生态。加快现代农业转型升级,推进农业与林业、旅游、生态保护、养生等产业深度融合,建设木耳小镇、盘龙中医药小镇、洞天福地小镇和农旅小镇,促进农业增收、农民增收、贫困户脱贫。


“特色产业”名片助脱贫

围绕全县“一主两优”脱贫产业布局,按照“党支部+‘三变’改革+集体经济+贫困户”的模式,坚持因地制宜、因村施策,用好“三变”改革,做好“六型”链接,壮大特色产业,实现村集体经济与贫困户双赢。紧盯木耳产业“1153”目标,以西川木耳小镇为核心,辐射带动全镇木耳产业发展,深入推进金盆村木耳基地建设。截至目前西川村已采摘木耳4万斤,预计收入达150余万元;胜利村20万盆花卉、明星社区50亩反季节草莓收效良好;老庵寺村百亩香菇产业园、石瓮子社区水杂果基地等脱贫特色产业建成,为全镇2018年6个贫困村脱贫摘帽打下坚实的基础。

“微笑服务”名片塑形象

镇党委班子成员实行联村联户制,主要领导率先垂范,经常深入边远村组,察民情、解民忧。村支部开展关心关爱行动,凝聚合力,推进工作。进一步优化服务质量,做到“来人有迎声、询问有答声、办事有回声”,咨询服务“一口清”,发放资料“一手清”,对符合政策的快速办理,减少等待时间,对资料不全、不符合条件的解释到位。对各村患有疾病、残疾、行动不便的群众,积极推行为民办事机制,主动上门服务,累计走访群众1000多场,代办事项300多件,减少了特殊群体来镇办事的不便。形成了稳定和谐、为民务实的干群形象。

“文明乡风”名片促振兴

各村(社区)支部积极探索扶贫扶志载体,大力开展移风易俗活动,建立健全村规民约,规范村民议事会、红白理事会、道德评议会、禁赌禁毒会建设,累计开展道德讲堂场27次,扶志宣讲会场45次,参与群众5000余人。加强正面引导,深入开展“六大行动”,培育“六型农民”,认真用好孝德基金、爱心超市等平台,引导群众开展十星级文明户、五好家庭、好公婆好儿媳评选,累计表彰各类典型130人次,十星级文明户达到70%以上,大大激发了贫困户内生动力。强化反面惩戒教育,充分利用扶志扶智“红黑榜”平台,积极做好懒惰、智残贫困群众的教育引导。通过乡风文明有效的治理促进乡村振兴战略稳步实施。

通过“乡土人才”、“优美生态”、“特色产业”、“微笑服务”、“文明乡风”五张名片,有力推进全镇各项党建工作迈上新台阶,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方面,力求实现新作为。